好孕无忧-专业的综合试管婴儿服务平台
好孕百科 > 育儿 > 妈妈带娃个头猛长,送老家半年却没变化,医生:少给他吃这个东西

妈妈带娃个头猛长,送老家半年却没变化,医生:少给他吃这个东西

时间:2019-12-23 01:00:14 来源:育儿 关注度:3060
分享 分享

同事丽华最近抱怨说,因为工作忙,把孩子送回了老家,给奶奶带。送回家之前,孩子的身高长得快,体重指数也一直都非常好。现在孩子回老家半年了,问了一下身高体重,老人根本就没有关注,要求老人测量之后,发现孩子身高竟然没有变化,体重还减轻了。

丽华的孩子3岁多,正是身体突飞猛涨的时候,这半年都没有增长,肯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。丽华非常焦急,在假期把孩子带回来去了医院咨询了医生。 经过仔细检查和详细询问日常饮食情况,丽华和家人逐渐找到了原因,医生也慎重的提醒他们少给孩子吃盐。

孩子身高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获取足够的钙。但是在日常含钙食物补充丰富的情况下,孩子依然缺钙,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日常进餐中,盐摄入量过多。盐的高摄入量会导致孩子血液中钠浓度偏高,钠浓度高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和新陈代谢,钠浓度越高,孩子的身体就会受影响,引发身体发育迟缓。

目前生活条件改善,6-18岁的孩子平均摄入盐量比医生每日建议摄入量多50%。即使你将盐瓶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,他仍然可以得到太多的东西,比如孩子们都非常喜爱的披萨、面包、饼干、汉堡、薯片、意大利面和各种外售的汤食。

食用盐是氯化钠,氯化钠其中含有40%的钠,而包装食品中的盐含量通常以每份毫克(毫克)计钠含量,所以实际的盐含量将是该含量的2.5倍(如果钠含量为100mg,则盐含量将为250mg。”换句话说,食品中的钠含量实际上转化为盐含量的两倍以上。

老人看孩子喜欢吃,便常常带孩子去吃这些食品,平时的饮食也因为老人的原因口味较重,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身体健康需要。

限制孩子食物中的盐分是孩子看护人的责任,儿童对食物的口味偏好是在生命的早期就发展起来的,一定要避免在餐桌上放盐。

医生给出了一下几条判断孩子是否盐摄入过量的判断方法和建议。

1. 口渴

由于钠会保留在水上,因此体内的钠含量更高,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水。如果你发现孩子异常口渴,并且没有明显的解释(例如炎热的天气或运动),请考虑对饮食中的钠含量进行评估,并考虑所有食物,包括家庭和学校餐食,加工食品,零食和饮料。许多运动饮料通常作为健康饮料出售给儿童和青少年,其中含有大量的钠。

2. 对咸味食物的渴望

盐使食物的味道更好了,所以毫不奇怪比起一根胡萝卜你的孩子更容易拿一袋薯片。如果发现孩子对低盐含量的食物不屑一顾,请尝试烹饪中的不同调味量来提升味道,例如在炒鸡蛋中加入香芹或使用胡椒粉代替盐。此外,请与你孩子的学校合作,以确保他们为学生提供低钠餐。

3. 高血压

根据《美国家庭医师》发表的一项研究,3至18岁的儿童中有7%患有高血压。“与成年人一样,儿童高血压通常是潜伏的,这意味着儿童可能没有症状,父母也无法检测到任何迹象。

但是,随着血压的升高,动脉血管的厚度增加,使儿童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。”医生建议从3岁开始定期进行年度儿童健康检查以进行血压检查。

4. 尿色深黄

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因素会使孩子的尿液变成深黄色,但钠盐的摄入量却过多。含钠量高的各个年龄段的人(包括儿童)都很常见具有浓烈气味的深黄色尿液。

如果你不确定小便是否符合说明,可以让儿科医生进行尿液检查,即尿液分析,以进行双重检查。

5. 零食包装食品

大多数包装和加工食品的钠含量都很高,因此最好避免食用,即使是在打包孩子的午餐时也是如此。取而代之的是,用更健康的选择代替它们,例如自制的爆米花,水果和蔬菜。建议使用不同蘸料和烹饪方法(烤制,烤制,水煮,蒸制)的蔬菜。

6. 体重增加而没有糖果或脂肪

父母经常密切注意甜食和脂肪是肥胖的原因,但研究表明,体重增加可能与食盐摄入量增加有关。肥胖是高血压和心脏病发展的额外危险因素。父母需要意识到咸食会使体重增加。除了控制糖和脂肪食物,还建议父母监控咸和高钠含量的加工食品,以使孩子的钠摄入量保持在建议的年龄范围内。

7. 经常出去吃饭

在餐厅(尤其是快餐店)进餐时,有时很方便且省时,它会伤害孩子的身体。建议每两周限制外出就餐一次。即使这样,在你下订单之前,也要请仔细查看所选食物的营养信息,以便你可以订购更健康,更低钠的食品。点菜时,请他们在烹饪时不要在盘子上加任何盐。”

8. 作为父母吃太多盐

有样学样!虽然可以在烹饪中使用一些盐(特别是可以带出肉类和蔬菜的味道),但是如果你喜欢吃加工的咸味食品,那么很难防止其中的盐渗入小孩子的嘴里。在购物时学会阅读标签,选择低钠或不加盐的包装食品。

相关标签:

尿液检查

讨论群

是心得,是建议,更是试管婴儿攻略

与本文相关问答

专业医生在线解答

大家一起在讨论

也许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
目录导航 目录导航
试管婴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