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孕无忧-专业的综合试管婴儿服务平台
好孕百科 > 育儿 > “妈妈,我看到姥姥在窗外”3岁女宝说完被送医,医生解释很科学

“妈妈,我看到姥姥在窗外”3岁女宝说完被送医,医生解释很科学

时间:2020-02-20 03:14:29 来源:育儿 关注度:2642
分享 分享

文|文儿

昨天接到老家父母的电话,安排了一门远方亲戚来省城,说是家里的小姑娘生病了,奈何老家在乡下,医疗水平有限,诊来诊去村医居然建议他去庙里问问,这可让亲戚慌了神,最终决定来省城的大医院看看。

今天见面后,我得知这家的女儿才3岁,还是口齿不甚伶俐的年龄段,难怪孩子父母也问不出个所以然。

于是,我找了高中同学,让他帮忙安排儿科医生。然而同学听了事情的原委后,直接把亲戚一家拉到了儿童精神科,只因为女宝总是看到过世的姥姥。原本以为是小孩子生病的我,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索性全程陪同,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在交谈中,我才了解整件事的来龙去脉。

原来,我这亲戚的母亲刚刚过世没多久,父母比较心大,明知道女儿跟姥姥关系比较亲,还带着孩子去上了坟、哭了丧,结果孩子从墓地回来当天就开始生病,后续更是认真地对妈妈说,在窗户外看到了姥姥。

这让亲戚瞬间起了鸡皮疙瘩,推门而出并未看到什么人,越想越怕,这才带着孩子来了医院,想让帮着看看是不是当初发烧留下了什么后遗症。

诊治的医生对我们的大惊小怪不以为然,只因类似的事件她实在见太多了,很多家长之所以惊慌失措,要么是挂错了科(比如去看眼科、内科),要么就是被脑补吓到了。

她跟孩子聊了一小时后,很快给出了结论,原因有二:

孩子的“泛灵心理”

这是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理论,通俗点说,跟中国的“万物有灵”相类似,只不过,泛灵心理多出现在三四岁的孩童身上,这种心理的出现源于孩子对外界事物的有限认知。因为年龄小,无法将对外界的认识概括在有限的词汇里,孩子就会采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去讲述所看所想——比如万物拟人化。

就以我亲戚家小女儿为例,她就很可能把院子里的树木误认为是过世的姥姥,这就属于万物有灵的影响。因为还不能接受最疼爱自己的人离开,会选择以物代人,寄托思念。

不该带孩子去墓地

医生表示,孩子年龄太小,天性本就敏感,对外界情绪的感知力是大人的数倍。失去姥姥带来的冲击过大,导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全面崩溃,这才有了回来就发高烧的情况。

作为一名医生,她一向不主张带孩子去墓地,这并非是迷信,而是从科学角度发言,失去至亲连大人都无法完全接受,更何况是幼小的孩童,因为思念过甚而产生幻想实在太正常不过了,这完全是父母的失误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关注,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、亲子关系、儿童性格发展、家庭教育、双商开发,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。

除了原创漫画文章,我们还会定期给您奉上实用教育小贴士,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。

相关标签:

讨论群

是心得,是建议,更是试管婴儿攻略

与本文相关问答

专业医生在线解答

大家一起在讨论

也许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
目录导航 目录导航

相关百科

最新百科

热门百科

试管婴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