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诊室墙上「生育时钟」的科普挂图,38岁的陈欣下意识攥紧了检查单。作为三甲医院生殖科主任,我每天都要接待十几位这样的高龄备孕女性。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高龄产妇占比已达14.8%,这个数字还在持续攀升。当35岁+遇上备孕,究竟要做哪些检查?今天就给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。
别以为常规体检能代替孕前检查,血常规能揪出贫血这个「隐形杀手」,去年遇到个案例:42岁的林女士备孕半年未果,结果发现血红蛋白只有80g/L,调理三个月就自然受孕了。尿常规看着简单,却能发现慢性肾病这个「沉默的定时炸弹」。
AMH检查现在特别火,但很多人不知道要在月经第2-4天查才准。上周有个36岁的患者,拿着外院非经期测的0.8ng/ml结果哭得稀里哗啦,复查后发现其实是1.6ng/ml。宫腔镜也不是人人都要做,但有过清宫史或月经量突然减少的,建议还是查查。
唐筛准确率只有60%-70%,去年接诊的39岁王姐就是典型案例。她NT检查正常就没做无创DNA,结果孩子出生确诊唐氏综合征。现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能筛查上百种遗传病,不过价格确实要8-10万,得量力而行。
甲状腺功能异常堪称「备孕刺客」,我统计过门诊数据,30%的复发性流产与此有关。血糖检查别只盯着空腹值,餐后2小时血糖更重要。遇到过空腹5.2mmol/L看似正常,做糖耐量试验才发现异常的患者。
门诊常备的「备孕食谱」其实就三点:每天半斤深色蔬菜、1个鸡蛋、2两红肉。运动建议选游泳这类不伤膝盖的,有个42岁的患者每天坚持游1公里,半年减重15斤后自然怀孕。心理压力这事儿,推荐试试「5分钟正念呼吸法」,简单有效。
最后想说,年龄确实是生育力的一道坎,但绝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。上周刚有位43岁患者通过系统调理成功受孕,关键是早检查、早干预。备孕路上你并不孤单,我们医生永远是你的战友。
全部评论
帖子《35+女性备孕必看:这份超全检查清单你可能用得上》
还没有评论哦,快来回复评论哟,马上抢占先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