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生殖中心候诊区,总能看到姐妹们凑在一起嘀咕:〃你这次取了几个卵?〃〃听说隔壁床取了20个!〃其实这事儿就像买奶茶——不是珍珠加得越多越好,关键得找到适合自己的〃黄金数量〃。试管取卵这事儿,既怕取少了不够用,又怕取多了伤身体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,到底取多少卵子最划算。
生殖医生们私底下都把这叫〃甜蜜的烦恼〃。上周遇到个28岁的姑娘,AMH值高得离谱,一促排直接取了25个卵。结果取完第二天就腹胀住院,最后配成的胚胎质量反而参差不齐。反观另一个38岁的姐姐,基础卵泡就5个,最后取了8个卵,倒配出3个优质囊胚。这事儿说明啥?取卵这事儿真不是多多益善。
35岁以下的姐妹,医生通常会控制在10-15个。这个年龄段卵子质量好,取太多反而容易引发卵巢过度刺激。我认识个26岁的健身教练,第一次促排取了18个卵,结果腹水住院一周,耽误了移植时间。
AMH值和基础卵泡数就像你的〃卵巢余额〃。有个39岁的患者AMH只有0.8,医生直接说:〃咱能取到5个就是胜利〃。结果用了微刺激方案,还真取了6个,最后养成2个4AA囊胚。
上个月遇到个对药物特别敏感的姐妹,每天150单位的促排针,卵泡蹭蹭长。医生赶紧给她换了方案,最后取了12个卵,既保证了数量又没出现并发症。
某三甲医院统计发现,在他们实验室,平均每个成熟卵子形成优质胚胎的概率是40%左右。也就是说取10个卵,大概能有4个优质胚胎。这样算下来,其实不需要盲目追求高数量。
前阵子美国生殖医学会出了个报告,说活产率最高的取卵数在10-15个之间。超过20个的组别,虽然胚胎数量多了,但移植成功率反而下降。这就像煮饺子,锅里塞得太满,煮出来的饺子容易破皮。
临床数据显示,取卵8-15个时,新鲜周期移植成功率达到45%以上。有个32岁的患者取了12个卵,配成5个优质胚胎,第一次移植就成功怀上双胞胎。
对于卵巢早衰的姐妹,可能取到3-5个卵就得见好就收。我见过最励志的案例,有个AMH0.5的姑娘,连续促排3个周期,每次取4-5个卵,最后攒够3个胚胎一次移植成功。
如果第一次取了8个卵但胚胎质量不好,医生可能会建议调整方案再促排。有个姐妹第一次长方案取了14个卵,结果胚胎全部评级一般。第二次改用拮抗剂方案,取了9个卵反而配出3个优质囊胚。
去年有个典型案例,患者为了多取卵偷偷加大药量,结果引发严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,住院治疗半个月。医生提醒:〃取卵数量一定要在安全范围内博弈〃。
跟诊时听医生说过个金句:〃取卵就像摘桃子,熟透的摘走,青涩的留着下次摘〃。有个38岁的患者第一次取了20个卵,结果能用胚胎只有2个。调整方案后第二次取10个卵,反而获得4个优质胚胎。
诊室里常听到这样的对话:〃隔壁床取了18个呢!〃其实每个人的卵巢条件不同。就像买车,有人需要七座SUV,有人开两座跑车正好。
实验室主任说过:〃一个6分的优质胚胎,抵得上十个3分的普通胚胎〃。见过太多取卵20+最后全军覆没的案例,也有取5个卵一次成功的幸运儿。
有个连续促排3次的姐妹说:〃现在听到促排针三个字就反胃〃。医生建议每次促排间隔3个月经周期,让卵巢好好休养生息。
生殖科墙上贴着句话特别实在:〃怀孕是概率问题,不是数量问题〃。调整好心态,配合医生方案,往往会有意外之喜。
说到底,试管取卵这事儿就像定制西装——必须量体裁衣。下次再听到别人炫耀取卵数量,你可以淡定地说:〃适合我的才是最好的〃。记住,生殖医生比你还着急想要个好结果,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,咱们要做的就是吃好睡好,保持好心情。毕竟,怀孕这事儿讲究天时地利人和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全部评论
帖子《试管取卵多少个最好?医生:这个数成功率高还不伤身》
还没有评论哦,快来回复评论哟,马上抢占先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