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孕无忧-专业的综合试管婴儿服务平台
好孕无忧 > 试管婴儿论坛 > 情感交流圈 > 鹅口疮和马牙的辨别图,新手爸妈必备指南

鹅口疮和马牙的辨别图,新手爸妈必备指南

浏览量4 评论0

初为父母,面对宝宝口腔里的“小状况”,难免会紧张焦虑。鹅口疮和马牙作为新生儿常见的口腔问题,外观相似却成因迥异,处理方式也大不相同。一张清晰的辨别图,能帮助家长快速识别、科学应对,避免因误判而延误治疗或过度干预。本文将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,系统解析两者的特征、成因及处理方法,为新手爸妈提供实用指南。

鹅口疮和马牙的区别

鹅口疮与马牙虽然外观相似,但其成因、特性和处理方式截然不同。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疾病,而马牙则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上皮组织残留。正确区分这两种情况,既能避免对正常生理现象的过度治疗,又能确保疾病得到及时处理。具体如下:

鹅口疮和马牙的成因不同

一、鹅口疮与马牙的外貌对比

1. 鹅口疮:白色斑块下的“真菌感染”

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,常见于免疫力较低的婴儿。其典型特征为:

外观:口腔黏膜(如颊部、舌面、上颚)出现乳白色或灰白色斑块,形似奶瓣但不易擦拭。若强行刮除,会露出红色创面,可能伴随出血。

分布:斑块可单发或多发,严重时可能蔓延至咽部,导致吞咽困难。

伴随症状:宝宝可能因疼痛而拒食、哭闹,或出现低热。

辨别要点:白色斑块附着牢固,擦拭后黏膜发红,且可能伴随全身症状。

2. 马牙:上皮细胞堆积的“生理现象”

马牙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,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滞留形成。其特点为:

外观:齿龈边缘或上颚中线处出现黄白色颗粒,大小如粟米,表面光滑,质地坚硬。

分布:通常对称出现,数量不等,但不会扩散至口腔其他部位。

伴随症状:宝宝无不适感,进食、睡眠不受影响。

辨别要点:颗粒为独立存在,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,无红肿或出血。

二、鹅口疮与马牙的成因与处理

1. 鹅口疮:抗真菌治疗是核心

成因:多因孕期母亲有阴道念珠菌病,分娩时经产道感染;或哺乳用具消毒不彻底、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。

处理:

药物治疗:使用制霉菌素甘油或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患处,每日2-3次,疗程约7-10天。

家庭护理:保持口腔清洁,哺乳前清洁乳头,避免交叉感染。

预防:哺乳期母亲注意个人卫生,定期消毒奶瓶、奶嘴。

2. 马牙:无需干预,自然消退

成因:胚胎期牙板未完全吸收,或黏液腺导管堵塞导致分泌物滞留。

处理:

切勿自行挑破:马牙会自行脱落,强行处理可能导致感染或损伤口腔黏膜。

观察为主:若宝宝无不适,无需特殊处理,通常数周至数月内消退。

总结,鹅口疮与马牙虽外观相似,但成因、处理方式截然不同。一张清晰的辨别图,能帮助家长快速识别:鹅口疮的白色斑块附着牢固,擦拭后黏膜发红,可能伴随全身症状;而马牙的颗粒独立存在,无红肿或出血,宝宝无不适感。面对宝宝的口腔问题,家长需保持冷静,避免盲目处理。

回复 回复 收藏 收藏 点赞 255

海外试管优惠活动中,点击查看最低报价

讨论群

是心得,是建议,更是试管婴儿攻略

相关问题

全部评论

帖子《鹅口疮和马牙的辨别图,新手爸妈必备指南》

还没有评论哦,快来回复评论哟,马上抢占先机~

推荐阅读

试管婴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