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,我给孩子冲奶粉时,每次喝完奶瓶底下都有奶结,是不是奶粉有问题啊?担心孩子没喝到营养,或者对身体不好。(女 , 31岁)
奶瓶底有奶结大多不是奶粉的问题,主要是冲调方法没注意,导致奶粉没完全溶解。比如水温太高或太低、冲调顺序错了,或者没充分摇匀,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,和奶粉质量关系不大,只要奶粉在保质期内、储存得当,就不用太担心营养问题,就是没溶解的部分孩子没喝到,有点浪费。
那水温怎么控制才对?我有时候用刚烧开的水,有时候用凉白开,总掌握不好。
冲奶粉的水温一般建议 40-50℃,这个温度能让奶粉充分溶解,还不会破坏营养。刚烧开的水温度太高,会让奶粉里的蛋白质变性结块,反而溶解不了;凉白开温度太低,奶粉颗粒没法化开,也会结在瓶底。你可以买个温奶器,或者用手背试下水温,不烫手背、有点温热的感觉就刚好。
那冲调顺序也有讲究吗?我平时都是先放奶粉再加水,是不是错了?
对,顺序错了也容易结块,正确的应该是 “先加水,后加奶粉”。先按奶粉说明的比例加够水,再加入对应量的奶粉,这样奶粉能均匀分散在水里,更容易摇匀;如果先放奶粉,奶粉容易沉在瓶底,加水后也很难完全冲开,就会形成奶结。你下次换过来试试,结块会少很多。
那摇匀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吗?我有时候摇半天还是有小疙瘩。
摇匀时别太用力晃,也别只上下摇,要 “左右轻轻旋转”。先把奶瓶盖拧紧,握住瓶身轻轻左右转几圈,让奶粉和水充分混合;如果还有小疙瘩,可以用干净的筷子轻轻搅一下瓶底,或者再轻轻转几下。太用力上下晃容易产生很多气泡,孩子喝了可能胀气,轻轻旋转既不结块也少气泡。
好的,我明白了,下次按 “先加水、用 40-50℃水温、左右旋转摇匀” 的方法试试。谢谢您。